广州华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学校概况
  • 教学团队
  • 人才培养
  • 师资培训
  • 教学改革
  • 学生成果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学校概况
  • 教学团队
  • 人才培养
  • 师资培训
  • 教学改革
  • 学生成果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联系我们

学生成果

  • 中心介绍
  • 学术委员会
  • 组织机构
  • 联系我们

新闻资讯

  • 站点采用HTTPS协议的利弊分析、及SEO建议
  • 科技进步给工人带来失业恐惧?
  • 来自工程师的8项Web性能提升建议
  • FTP软件使用中的PASV和PORT上传模式

学院资讯

中国科研团队自主研发耐核辐射机器人
来源:未知作者:admin日期:2018-08-04浏览:195

高悬的机械手臂、圆圆的摄像镜头,大的状如一辆坦克有100多公斤,小的形如几只捆绑在一起的炮弹仅有十多公斤……这组四个机器人看似其貌不扬,却有着特殊的本领,它们能在人类生命禁区的超强辐射环境下侦查救援,犹如“特种部队”,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耐核辐射机器人。


由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与西南科技大学、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经过近两年时间联合研发的这组机器人,攻克了强辐射环境可靠通信、辐射防护加固等核用机器人关键技术,并于近日荣获2016年度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。


研发团队负责人、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冯常介绍说,在机器人产品研发中,为了使其更加实用、可靠,该所与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紧密合作。对核电站现场进行准确的测绘、对环境参数进行精确的测量、对实际的操作过程进行详细、深入的了解。


高耐辐射技术是核心技术之一。普通机器人在高辐射环境中会“死机”:机器人的“四肢”材料会老化,“大脑”芯片控制中心被损毁、“眼睛”摄像机会黑屏。如2011年日本发生福岛核泄漏事故后,进入泄漏区工作的机器人就因不耐辐射性而很快“瘫痪”。


冯常说,这组核电应急机器人可以承受65℃的高温,其携带的相机等传感器,可以在每小时1万个西弗(Sv)的核辐射环境中工作,特别是水下高清耐辐射摄像系统采用了独特辐射屏蔽技术,可在水平方向360度旋转无盲区,在水下100米工作也依然稳定可靠。


这组核电应急机器人由陆地应急机器人、水底异物打捞机器人、小型水下观测机器人、水下多功能机器人构成,在执行任务时,它们各司其职。


冯常说,核电站的工种有近百种,未来核电应急机器人的家族会更庞大,向更智能化、专业化的方向发展。“除去机器人的‘大脑’、‘躯干’,其他功能模块大多可拼接,可以根据不同应用,组装不同的‘机械手臂’,这就好比在工具库中挑选要使用的工具。从而让机器人更加专业化。”


上一页:科研人员成功应用电信号引导移植干细胞定向运
下一页:没有了
相关文章
  • 2015-06-08站点采用HTTPS协议的利弊分析、及SEO建议
  • 2015-04-10科技进步给工人带来失业恐惧?
  • 2015-02-26来自工程师的8项Web性能提升建议
  • 2015-02-26FTP软件使用中的PASV和PORT上传模式
友情链接:
  • 华创网络
  • 中国站长
  • A5站长网
  • 中国站长站
  • 梦幻网络
  • 联迅网络
  • phpok官网
地球科学常用网站:
  • 中国地质调查局
常用学术网站:
  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
联系电话:020-86337339

Copyright © 2002-2017 广州华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